血糖值11偏高!通州区医防融合大动作,这是要逆天?

通州区在卫生健康领域所遭遇的主要难题集中在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针对这一挑战,该区已经引入了创新的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模式。这一策略的实施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通州区已经顺利完成了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核心的转变。

试点铺开项目

通州区实施了“先试点后推广”的发展策略,致力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全面深化。截至目前,慢性病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项目已被定为区级核心民生工程,其投资总额已超过1300万元。从10月1日开始北京市通州区卫生监督所,全区范围内共有20家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并已正式启用,为慢性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规范门诊建设

基层慢性病防治门诊执行统一的设施建设规范,并对服务流程实施严格管理。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搭建桥梁,开设了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康复等四个特色服务套餐。该举措促进了临床治疗与健康管理相结合,大幅提高了慢性病防治效果,保障了患者获得更为规范和专业的医疗服务。

提供全流程服务

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提供了涵盖筛查、预防、治疗、管理和康复等在内的多项综合服务。卫健委专家张国彬指出,这些服务不仅能有效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的风险,还能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并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平潮中心卫生院平西分院为研究对象,家庭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运动治疗指导,并依据运动处方实施了干预措施,此举有效实现了对健康风险的早期干预。

聚焦患者群体

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_通州区慢性病防治_北京市通州区卫生监督所

通州区针对慢性病患者群体,积极推行早期筛查,力求掌握患者的基本健康信息,以实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同时,该区全面加强预防工作,高度重视健康管理,将医疗工作的重心从治疗已发生的病变转变为预防疾病的发生。自医院开诊至今,接待慢性病患者的数量已超过1.8万,同时更新及新增了超过500份居民健康档案,并且积极开展了多项随访和筛查工作,在疾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提升管理成效

在全区范围内,健康管理患者中,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比例上升至73.21%,血压控制率亦提高至75.99%。目前,已有20家基层慢性病融合门诊接入“智慧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信息化收集。此举措促进了新型数字健康服务模式的形成,推动了多方参与和数据共享,从而有效提升了疾病防治的工作效率。

实现医防一体

医防融合工作站是医疗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医生登录后,能够方便地查阅患者的检查资料,对并发症的风险进行评估北京市通州区卫生监督所,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医生还能够执行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任务。这一流程的建立,使得医生仅需一次登录,便能够全面完成医疗和预防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医疗与预防工作的紧密融合。

通州区所实行的医疗与预防结合的策略,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手段。这一模式在其他区域能否取得类似的效果,尚待观察。我们热切期待您的点赞、分享以及对这一模式的宝贵意见。